• <span id="paxkk"></span>
  • <legend id="paxkk"><i id="paxkk"></i></legend>

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大美宜都 > 文潤宜都

        文潤宜都

        五童廟印象
        發布日期:2023-07-12 來源:潘祖德 編輯:宜都融媒體

        潘祖德

        大河向東流,小溪分散走,家鄉的溝壑盡藏我心頭。

        早年,借住我家的地質隊員,每晚忙著打開一幅幅長卷航拍圖,那是用相紙洗印出來的一張張黑白地圖。油燈下,我探頭學著那些工程師,在圈圈洞洞、密密麻麻的圖紙上,尋找家鄉的山水。

        圖片方寸有限,有些地方要用幾張圖拼湊才能完整識別。

        五童廟,在當時的圖紙上不難找到。雖然分屬不同鄉鎮,我們卻背倚共同的靠山——云臺觀。猶如厚慈父愛,這座海拔近九百米的高山,以其偉岸雄姿守護四方,賦予鄉民足夠的舒適和安全感。

        我家距離五童廟約兩公里多。因地勢走向明顯,這里的水系分布各應其主。云臺觀東麓,激流拍打裸露的巖石,溪水匯聚水井坪村,折向東北并入枝城九道河;云臺觀西側,山泉順谷而下,細砂河床略顯溫柔,途經家鄉王家畈鎮雙河橋村,一路向北注入漁洋河。

        兒時玩伴很多,且愛結伙四處游蕩,逛五童廟算是一處。

        因地勢中部崛起,去五童廟先得東進,繞過淹水屋場,沿小溪左岸的大路上行。半小時后,越過分水嶺,再順著另一側的溪溝土堤,向東北蜿蜒下行。過去財力薄弱,同一縣市不同鄉鎮,處理事務難于統籌。如今早已鋪就寬敞明亮的鄉際硬化公路,多年前卻是雞犬相聞而無大路可行,僅有一條狹窄的、野草叢生的羊腸小道互通。

        行鄉村小路,說實話我并不樂意走山道,而偏好沿途伴有溪流。林間曲徑通幽,雖風景亮眼卻讓人孤寂;不像小溪旁的路,靜美中洋溢幾分活力。所謂游山玩水,意境大抵如此:每遇突兀高山,每瞅嶙峋怪石,溪流不再是洋洋灑灑的通途,有時變得迂回婉轉,或猛烈撞擊水花四濺,或盤旋打磨分道揚鑣,或聚攏發力持續向前……

        五童廟,便處在那條彪悍溪溝的一個折彎處。在地圖上瞧,就像一顆大紐扣,把一大一小兩條古老的“門襟”河緊緊鎖在一起。

        我感覺,五童廟應該有、也著實有過廟。據傳,那座圓圓的小山頂就留存著廟的遺址,可我從未見過這里的廟?;蛟S,在“破四舊”等高峰時段,這里的廟堂早已不復存在。畢竟,掃除一切“牛鬼蛇神”,是當時“造反派”以及所有國人的政治任務。

        在無神論者眼里,廟宇實為“神堂”的代名詞。既是神廟,必當拆除,文物保護意識戛然歸零。小至家庭,大至一方,無數價值不菲的建筑和藝術品頃刻毀于一旦,這讓后來不少藝術家心痛不已。

        無知者無畏。本是一座廟的傳說,稱呼的人多了,也就像“仙女洞”之類,成為區域的地名。名不見經傳,口口相傳難究其源。

        兒時的小伙伴沖五童廟去,最初緣于一家店鋪。鋪面不大,背靠山石,坐落于山腳。店門口,一條石板路緊挨河沿,位置顯得很窄。售貨窗向著大路,主人不在店的時候,就用數塊黑木板拼鎖著。

        這店老板姓劉,名善夫,那時約莫六七十歲,是當地少見的肥胖老頭。在過慣了窮日子的孩童眼里,這類菩薩體態的老人,當屬榮華富貴的化身。也巧,人如其名,老爺子給我的印象還真有些和善。

        這種感覺源自兩點:一來心寬體胖,貌似有點兒古怪,但只要你跟他開口說話,那神態和聲音并不叫人陌生;相反,略帶嘶啞的婆婆腔,成為老頭的標志性語調,小孩子容易接受,畢竟“女人”味兒更顯柔和義氣,傳遞出安全氣息。二是老頭待娃兒不厭其煩。

        每次去了,見我們踮起腳趴在柜臺前左顧右盼,老人便慈祥而細聲地探問:“想買么事?看好沒有?”等你指明相中的東西,他會為你挑出來包裝好。更有趣的是,買好貨物離開,他還從那透亮的玻璃缸罐里夾出幾粒糖果給你。事兒雖小,亦有人悟歸老“謀”深算,卻正是這一細節,讓我銘記老頭的“善名”。此后,我們舍近求遠,每當攢夠錢,常三五成群相約往善夫店跑,結果冷落了附近的商鋪。

        當然,去五童廟買貨,也絕非沖著那幾顆店主“恩賜”的水果糖,更重要的是,店鋪里有孩子們所需的花樣繁多的各類文具和用品:彩面筆記本、各式練習簿,精美的羊毫毛筆、圖色艷麗的卷筆刀,還有男孩子喜歡的自制手槍用的打火紙,一排一排的,琳瑯滿目。

        有時趕過去,關門。鄰居說,老頭去很遠的碼頭進貨了。后來打聽得知,善夫爺是在商埠重鎮枝城街上進的貨。那時運輸不便,很多地方沒有通車,胖爺子往返一趟,還得挑著籮筐走很遠的路。

        舊時,鄉民們稱貨郎為“挑八根系”。宜都市枝城鎮,古稱丹陽。當今解放路,史載曾為枝江縣治駐地680余年。這里水陸交通便利,歷代商賈云集。鎮上進貨渠道廣泛,貨物種類齊全,價廉物美。劉老店吸引顧客,與其靈活的經營頭腦、充足的優質貨源關系密切。

        常言道,十里不同俗。其實,我的家鄉,與毗鄰區域的地貌也存在明顯差異。不知遠古時期地殼是如何運轉的,我所居的村落雙河橋,以丘陵為主,多為砂土地,具有大片適宜種植水稻的良田;不像周邊臨近的大包垴、五童廟各類巖石遍布,水易滲透,需種旱糧。

        五童廟的石頭奇形怪狀,無論在山上還是路邊,任你胡思亂想。在距離店鋪不遠處,路邊一塊“迷藏石”令我至今難忘。奇石自生小洞相連,兩邊像張開的蚌殼,正好容納兩個小孩背靠背躲藏,挺有趣。

        善夫老人不在店的時候,我們想多等一會,或者東西買到手返回途中,先藏好花錢的寶貝,再自由放蕩布陣玩耍石頭山。

        一年冬月,我和同村小伙伴勇子、柱子兄弟去買“紙引”(一種火藥紙),身上還別著自制的木柄手槍。小槍尾部,有一鋁片包裹、用橡膠帶繃緊的木栓,往后拉槍栓可開掛。將微凸的藥紙片塞進空隙,再扣動扳機,栓子猛然撞擊,紙引會發出“啪”的爆響聲。

        過去的山娃子,難見洋玩意,玩這種游戲也難免上癮。不過還算安全,也有樂趣。路上,我們商定好等買上紙引就開一“仗火”。

        運氣不錯,遇上剛進貨回來的善夫爺。我們每人花上幾毛錢,買了幾張紙引就匆匆離開。孩子心里惦記什么,成人是難以察覺的。

        說干就干,有了指引就相當于配發了“彈藥”。返回途中,我們各撕下幾片棕葉,綁緊袖口和褲腿,再往腰里扎緊幾圈,儼然一名全副武裝的游擊隊員。一聲令下,我們瘋瘋癲癲,從山腳爬向山頂:鉆石縫,穿密林,架戰壕,騎石馬……無拘無束,追上攆下。正當我們玩得開心時,不知誰家一條大黃狗也湊熱鬧“汪汪汪”狂沖上來。

        “媽呀,真要打了!”勇子急眼說。我比他小兩歲,比柱子大半歲。瞧那黃狗已氣勢洶洶逼了過來,我嚇得握住槍撲向他倆。

        “開火!”柱子大喊一聲,石頭雹子般落下,我們用勇氣堵住了惡犬的進攻??墒?,黃狗并沒有退卻,只是立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狂吠,似乎有不逮著我們誓不罷休、有辱狗界之意。見黃狗不退,我也急了,槍里還裝有一片紙引,我不由分說瞄準黃狗猛扣扳機——“砰”地一聲脆響,那狗居然像坐滑竿似的連滾帶爬逃下了山。

        “哈哈——”,勇子仰天大笑。我都快尿褲襠了,他兄弟倆還揮拳狂舞。柱子興奮,拍我肩膀大喊:“好樣的,回營給你慶功!”

        半個世紀過去,彈指一揮間。五童廟名氣依舊,山水秀美,和我老家一樣,早已進入鄉村振興、生態優先、產業轉型時期。


        采摘金銀花

        當今五童廟,人業和美,安逸富足。這里的基礎設施和民居條件不斷改善,這里的茶園、金銀花種植及其他特色產業初具規模,這里的干部群眾凝心聚力、踔厲奮發,共同改變著家鄉的面貌。

        文武之道,一張一弛。鄉村之變,美無定式,各具千秋。共享關鍵詞應有:頭腦、科技、謀劃、引領;既有標兵,更有追兵。



        作者簡介:

        潘祖德,湖北宜都人。湖北省學校文化研究會會員,宜昌市作家協會、市散文學會、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,宜都市故事學會執行主席。勤思考,樂練筆,重口碑;摯愛美麗鄉村,感悟百姓生活,嘗試用筆觸育人。多件作品散見報刊網媒。

        • 熱點推薦
       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|88国产精品欧美一区|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|99热亚洲精品7

      1. <span id="paxkk"></span>
      2. <legend id="paxkk"><i id="paxkk"></i></legen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