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都融媒訊(通訊員 章玉蓉)8月,玉米收割已接近尾聲,聶家河征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廠房內,玉米秸稈從粉碎機經過,再經壓縮,打捆,最后被嚴實地裹成“粽子”,在這里,被丟棄的秸稈將變成飼料。
“秸稈直接在地里焚燒會污染空氣,如果把秸稈砍完后丟在地里,又容易招病蟲害?!甭櫦液诱魍驹偕Y源有限公司負責人鐘光寬表示,“為保護環境,秸稈不能簡單焚燒,為了趕季節種下一季農作物,農戶還得花錢請人處理秸稈,成了‘生態包袱’?!?/p>
如今,秸稈飼料化利用將秸稈回收回來加工成粗飼料,發酵后運送到養殖場,用作青貯飼料?!盎厥战斩掃M行飼料化利用,不僅減少了村民的耕作成本,也減少了環境污染?!贝妩h總支書記章運誠介紹道。
目前,該公司已在周邊3個鄉鎮收集玉米秸稈,公司運行正常后,每年可消納1萬余畝農作物秸稈,主要用于牛羊養殖,延長種養殖產業鏈,實現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,更達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,實現了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、生態效益共贏。
下一步,鄧家橋村將通過政策引導,積極探索變“堵”為“疏”的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新路子,讓秸稈走上生態環保、增值增收的全量化利用發展之路,不斷推動產業鏈提質增效。
(責編:向姝 李華 審核:黨艷秋)